选择两分转换,这不是放手一搏,而是顺理成章。
陆恪与吉恩连线达阵之后,收获六分,场上比分暂时来到了“33:38”。
如果按部就班地选择一分附加分,阿肯斯罚进之后,比分也仅仅只是“34:38”,落后四分,还需要一记达阵才能够完成逆转,否则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将付诸流水。
但如果选择两分附加分,成功了,比分就是“35:38”,落后三分,只需要一记任意球就可以追平比分;失败了,比分差距则维持在五分,同样也是一记达阵才能够取胜的局面。
当然,更进一步思考的话,假设乌鸦队接下来一波进攻取得了任意球,那么49人现在选择一分附加分还是两分附加分、成功还是失败,连锁反应就更加明显了;不过,如此短短时间之内,自然不可能把每一种可能都纳入考量范围,选择两分更多是一种持续施压的决定,而不是冒然赌博。
于是,旧金山49人进攻组再次完成了列阵,站在端区前沿两码线之上。
49人进攻组清空后场,摆出了全面传球的姿态,左翼是克拉布特里和高尔,右翼是弗农、洛根和莫斯,五个接球点一字排开——如此阵型更像是长传进攻的列阵,对于两分附加分来说,反而是显得太过冒险了一些。
不过……旧金山49人选择冒险战术的时候还少吗?
唯一稍稍不同的是,左翼的高尔和右翼的弗农都与进攻锋线并肩而立,这使得整个口袋保护球员多达七人,这使得整个进攻阵型还是稍稍厚重了一些,不至于让四分卫完全暴露在防守前线的目标范围之内。
“攻击!”
二十号安全卫艾德-瑞德始终保持了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后置的左脚持续不断地轻轻点地,如同发动摩托车一般,预热着自己的引擎,然后就踩着一个奇妙的节奏,在陆恪宣布开球之前就抢着节拍启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