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球场之上对垒的双方都是人,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双方比赛过程中在场的二十二名球员就是二十二个不确定因素,这也使得比赛有着无数种潜在的可能走向,系统所能够提供的只是一个方向性的指引,实际操作中还是需要陆恪自己来完成比赛。
“比赛任务:
在正式比赛之中完成传球达阵;任务要求:无;任务奖励:每次达阵基础点数+1。
在上半场比赛之中完成指定区域传球;任务要求:左右两侧区域传球使用率必须达到百分之四十或者以上;任务奖励:基础点数+1。
在上半场比赛之中有效控制传球失误;任务要求:抄截数小于或者等于二;任务奖励:基础点数+1。
在上半场比赛之中有效控制传跑平衡;任务要求:跑球比例必须等于或大于百分之二十;任务奖励:基础点数+1。
在第四节比赛之中有效控制比赛时间;任务要求:每一波进攻必须至少完成一次或一次以上首攻转换;任务奖励:基础点数+1。
在正式比赛之中取得胜利;任务要求:无;任务奖励:基础点数+3。”
上述就是全部的比赛任务了,可以看得出来,系统强调着左右两翼的进攻战术,中间地带反而是陷阱;从两名顶尖角卫方向取得正面突破,这才是赢得比赛胜利的争取方法,否则只是瞄准了中间地带的空档传球,不仅会陷入芝加哥熊的防守陷阱之中,而且进攻战术将越来越束手束脚,无法打开局面。
但同时,左右两翼的进攻战术之中,还是必须有效减少失误,以跑球来分担传球的压力——自然而然地,跑球能够在中央地带赢得更多推进的空档,当然,前提是,进攻锋线能够完成自己的开路任务。
最后到第四节比赛的时候,达阵或者任意球不是重点,减少失误才是,以稳扎稳打的进攻消耗比赛时间,避免像新秀赛季一样不断地挑战冒险传球,整个比赛大起大落,刺激倒是刺激了,但观众的心脏也必须经受更多考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