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跑卫需要干脏活和累活,他们需要正面冲撞,不能回避,不能闪躲,而且还要主动的正面突破,几乎每一次推进都必然面对擒抱、撞击和夹击。生动一点形容就是,他们时时刻刻都处于“打铁”的状态,而他们就是被千锤百炼的那块马蹄铁。
即使是西雅图海鹰的“野兽”马肖恩-林奇,他也没有办法全场全力冲跑下来。
正是因为如此,每一支球队的跑卫位置都需要储备至少三名球员,乃至更多;而且,新秀跑卫在第一个赛季就立刻上场的几率也是比较大的,比起战术手册来说,身体天赋和推进天赋还是更加重要。
多名跑卫在进攻与进攻之间,不断地进行轮换,不断地进行交替,除了保持体力和避免伤病之外,还能够更换跑球节奏,以不同的跑球风格来冲撞对手的防守锋线。
去年,马库斯-林奇接手了主力跑卫的位置,但状态不尽如人意的安东尼-迪克森和新秀球员肯达尔-亨特还是轮流上场,为他分担压力。即使跑球效果一般,他们也必须硬着头皮上。
今年,旧金山49人队内足足配备了四名跑卫,落选新秀朱尔-汉普顿更多还是待在特勤组之中,而其他三名跑卫则必须轮番上阵。
刚刚加入球队的二轮秀拉迈克尔-詹姆斯是一个灵巧性的跑卫,身高和马库斯一样,但体重还要更轻,他的跑动具有灵性,寻觅漏洞和缝隙的能力出众。大学时期数据不错。
伤愈归来的职业碗跑卫弗兰克-高尔则和马库斯的风格相似,是一个能跑球能接球的全面跑卫,他的身高体重也和马库斯颇为接近,不过两个人的跑动风格还是略微区别——
马库斯更加凶猛一些,关键时刻也能够爆发出“野兽模式”的推土机架势;而高尔则更加狡猾一些,脚步是他的看家本领,摆脱擒抱、急转急停、改变路线等等,大学时期在风格独特、剑走偏锋的主教练奇普-凯利手下训练,整个跑动声势更加灵动。
在联盟战术体系之中,根据不同档数不同情况,跑卫的使用方式也是不同的。
有的跑卫就是“三档跑卫”,他们的风格更加适合在三档进攻之中,以蛮不讲理的强硬形成短距离的突破,完成三档转换;有的跑卫则是“接球跑卫”,不经意间打破战术框架,新奥尔良圣徒的达伦-斯普罗尔斯和旧金山49人的两位主力跑卫都是如此;有的跑卫则是“强力跑卫”,如同推土机一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