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传球,推进七码。
第二次传球,推进六码。
从聚商时间到出手速度,全面提速,两档进攻只用了三十秒,然后就拿到了首攻,并且推过了半场。
因为是快速出手快速传球,而且是两翼齐飞,这也使得卡罗莱纳黑豹防守组无法形成有效的前线施压,卢克-基克利浑身都是力气却使不出来,这种被强制碾压推动的被动,让人憋屈得就连发怒都爆发不出来。
但陆恪却完全无视了对方防守组气喘吁吁的状态,让弗兰克-高尔和马库斯-林奇完成了轮换的对调,并且由乔恩-鲍德温替换了弗农-戴维斯——从双近端锋阵型再次变回到三外接手阵型,而后就再次开始布置战术。
对方半场四十七码线,一档十码。
旧金山49人摆出了双翼强攻阵型——其实很好理解,就是多线路进攻的进阶版。所谓的多线路进攻,就是一侧三名接球球员搭配一侧单名接球球员;而双翼强攻阵型,则是一侧三名接球球员搭配一侧两名接球球员。
换而言之,其实就是把跑卫也当做了外接手来使用,在左右两侧设置了五个接球点,然后辅佐以手枪阵型或者散弹枪阵型,把传球威力发挥到最大。这也是旧金山49人西海岸进攻战术体系之中的高级阵型——得益于陆恪的存在,五名接球球员的路线跑动拥有无数可能,这着实让防守组防不胜防。
卡罗莱纳黑豹防守组却不敢轻举妄动,基克利不断示意着自己的队友,不要贸然行事,如果在陆恪改变战术或者布置战术的时候,防守组没有策略性地变换位置,一不注意就可能落入陆恪布置的天罗地网里。
于是,防守组依旧保持了基础阵型:四名进攻锋线站成一列,三名线卫站成一列,两名角卫则分列两翼对位外侧的外接手且站位基本与线卫保持平行,至于两名安全卫……站位已经拉到了十五码之外了,分别站立在中央地带的两个槽位位置,伺机而动。
看来,罗恩-里维拉没有忘记:这里已经进入陆恪的长传射程范围——如果说刚刚六十码的长传距离还太过冒险,那么现在距离端区四十七码就太危险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