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半场二十七码线,二档五码。
双方再次完成列阵,此前连续两档进攻拖延开球节奏的陆恪,这一次则选择了快速开球快速出手。
从乔纳森-古德温手中完成接球之后,陆恪的脚步在原地用小碎步完成调整,紧接着就手起刀落地将橄榄球传送了出去,根本没有给防守锋线突破和对峙的时间,找到了左翼内侧站位的弗农-戴维斯,试图利用近端锋在短传区域内的对位优势,完成推进和突破。
但没有想到,外线卫惠特尼-梅西鲁斯和角卫卡西姆-杰克逊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第一时间就一左一右地压缩了弗农的推进空间。
陆恪的传球弧度还是稍稍偏高,弗农不得不轻轻跳跃起来,以抄手的方式完成接球——如此传球准度完全不是陆恪的水准,更像是卡佩尼克的水平,这也影响了接球球员进一步推进的启动,弗农才刚刚完成接球,双脚的脚步还没有来得及调整,梅西鲁斯和卡西姆就已经形成双面夹击了。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前冲对抗之后却发现陆恪已经完成传球的瓦特,借助冲撞的反作用力,直接就完成了二次启动的转身,从身后形成包围圈,掐断了弗农的剩余调整空间——而与瓦特对抗的鲁帕蒂和斯坦利却依旧没有能够站稳重心,这就可以看出瓦特强壮彪悍的身体素质了。
弗农陷入了四面埋伏之后,快速识别了防守球员,朝着角卫卡西姆冲了过去,利用身型的对位优势,形成正面突破,硬生生地推进了三码,而后就被卡住了位置,梅西鲁斯和瓦特双双拍马赶到完成协防,弗农没有任何机会,就这样被迫倒地。
快速出手快速传球的优势在于,避免口袋施压;而劣势则在于,接球球员的推进空间有限,只能在密集防守区域寻找突破。
真正引起陆恪注意的问题不是梅西鲁斯和卡西姆的快速上位,而是瓦特的准确判断——对于场上形势变化的解读,再次展现出了瓦特身体素质之外那种身为顶尖球员的超高球商,这才是陆恪需要打破的关键环节。
对方半场二十五码线,三档两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