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一步来说,威尔逊和卡佩尼克都是跑动四分卫,选项进攻的运用才是他们的杀手锏,但此项数据上,两位四分卫的数据也有些令人哭笑不得。
卡佩尼克,九次持球跑动尝试,87码。
威尔逊,八次持球跑动尝试,33码。
如此数据应该如何解读呢?
在旧金山49人一侧,卡佩尼克全场比赛都在积极努力,牢牢地把握住了自己职业生涯首次首发登场的机会,希望能够率队取得胜利,他始终在努力尝试传球、努力尝试跑球,但传球精准度的缺失以及进攻战术的僵化,在细节方面全方位地暴露出了严重差距,或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球队的进攻彻底脱节,最终的数据也就只剩下跑球一项能够闪光了。
在西雅图海鹰一侧,威尔逊全场比赛几乎隐形消失,无论是传球还是跑球都没有能够贡献出太多内容,唯一一记传球达阵也是来自于休赛期转会加盟的天才外接手珀西-哈尔文的五十一码长途奔袭达阵——换而言之,威尔逊传球码数之上的领先优势也是来自于珀西-哈尔文的这一次接球。整体来说,威尔逊几乎没有发挥出一名四分卫的任何作用。
两名跑动四分卫的表现不能一概而论,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双双在四分卫职责方面大失水准,这也使得进攻组的表现着实让人不忍直视。
西雅图海鹰的所有进攻重量全部都压在了马肖恩-林奇身上,开启野兽模式之后,马肖恩-林奇一个人就冲跑出了九十八码,并且斩获了两记冲球达阵,凭借着一己之力支撑起了球队的进攻以及得分重任,主宰了比赛走向。
旧金山49人的进攻重任则全部都压在了科林-卡佩尼克身上,伴随着他的三次抄截,以及糟糕透顶的传球准度,整支球队的进攻也就陷入了瘫痪状态,即使是八十七跑的地面冲球领跑全队,也依旧无济于事。
一直到此时此刻,人们才真正地意识到陆恪对于这支球队的重要性——又或者换一种说法,旧金山49人进攻组的短板完全暴露了出来。
关于旧金山49人的快速崛起和强势登顶,业内业外的普遍言论始终强调着,“哈勃和陆恪是整支球队的绝对核心。”
明眼人都可以注意到,主教练和首发四分卫的改变为球队进攻组注入了无限活力,这也成为了旧金山横扫联盟的关键;但在这之中,吉姆-哈勃的角色无疑受到了更多重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