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49人的路线跑动和战术布局能力着实太过突出,采用区域联防的话,整个二线防守可能就直接沦为一张渔网,千疮百孔、漏洞百出的渔网,那将是一场灾难;而坚持对位防守,至少不会出现明显漏洞,同时还能够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比如说内特-厄文,两名安全卫展开补防的话,目标也清晰许多。
更何况,现在上半场的比赛时间有限,陆恪的战术选择也受到了时间的束缚,防守组或多或少能够占据优势,对于传球线路的提前预判、对于进攻战术的携手联防,诸如此类等等,这让对位防守能占据上风。
因此,即使对位防守屡屡被陆恪撕扯出空档,丹佛野马也依旧没有调整战术。
于是,丹佛野马的整个防守阵型就非常简单:
多米尼克-罗杰斯-克罗马蒂对位泰德-吉恩、钱普-贝利对位迈克尔-克拉布特里、内特-厄文对位安匡-博尔丁、丹尼-特拉维森对位洛根-纽曼、帕里斯-里昂对位马库斯-林奇。
所谓的简单就是,他们全部直接放弃了自己的防守站位,对位防守球员移动到哪儿,他们就亦步亦趋地跟随到哪儿,以一种认死理的方式瞄准了自己的对位球员——
开球之前,吉恩从右翼绕到左翼,又从左翼返回右翼,角卫多米尼克都契而不舍地来回跟随移动着,就好像“你是风儿我是沙”一般。
如此单纯的战术有种胡搅蛮缠的味道,虽然看似幼稚,但关键时刻反而能够化繁为简,制造出奇效。
约翰-福克斯也许不擅长临场改变战术,但他无疑是一位充满智慧的主教练。
就好像现在,表面看起来,厄文和帕里斯应该是漏洞,但两名安全卫却随时伺机补防,那么陆恪又到底应该如何选择传球目标呢?
更何况,丹佛野马防守组可不仅仅只有防守二线而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