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与此前的进攻战术保持一致:
接球球员的主要跑动路线集中在中央地带,以人数优势制造出混乱,对钱塞勒形成牵制;同时陆恪也瞄准钱塞勒,根据钱塞勒的临场反应做出传球选择,始终把钱塞勒调动起来,打破西雅图海鹰防守组的主动权。
当然,前提是,陆恪的传球必须能够到位,否则连续被谢尔曼、麦克斯维尔都等其他球员完成防守,那么调动钱塞勒的战术也就是海市蜃楼,根本无法推行下去。但目前为止,陆恪的战术执行还是非常出色。
现在,情况出现了变化:莱特上步冲传、瓦格纳被架空、钱塞勒依旧正在观察着陆恪的战术选择而没有轻举妄动,这也意味着,旧金山49人的四名球员已经分别形成了一一对位,撕破轰爆军团防线的机会来了!
这才是陆恪的真正战术目标:迫使西雅图海鹰防守前线上步,那么他就将与轰爆军团展开正面对峙;而西雅图海鹰防守球员选择后撤,那么他就再次把进攻重心前移,如同拉扯木偶一般,不断打乱西雅图海鹰防守的布局,在乱局之中寻找薄弱部位。
这是脑海构思的完美模式,实际比赛过程中,西雅图海鹰自然不会听之任之,他们的强大实力往往能够打破僵局。比如现在,要么就是前线利用集体力量擒杀陆恪,要么就是二线通过个体对决抄截陆恪或者破坏传球,这都能够打破陆恪的战术布局。
西雅图海鹰终究按照陆恪的预想做出改变了,但陆恪能否贯彻执行到底呢?
后撤步之中,陆恪的视线余光快速捕捉了一下高尔和莱特的对峙状况,高尔及时堵住了安东尼-戴维斯和艾利克斯-布恩之间的空档,卡住了莱特的突然上步,至少能够为陆恪争取一秒到两秒的时间,这就已经足够!
没有任何迟疑,陆恪的视线就朝着深远区域横扫过去,寻找着吉恩的身影——临场改变既定战术,现在脱离短传区域的只有吉恩一名球员而已,他需要寻找到与吉恩连线的位置,然后脚步调整之间,陆恪就看到了正在朝着左侧外撇的吉恩。
厄文正在对位防守吉恩,但他的注意力稍稍有些分神,主要是因为洛根和弗农两大近端锋都朝着中央地带汇聚而来,包括克拉布特里也正在从外侧朝着中间包抄,这也使得整个中央地带变得喧闹而拥挤。
与弗农对位的钱塞勒没有移动——依旧在盯着陆恪的举动,这使得弗农的内切非常轻松,瓦格纳已经主动迎前,但距离终究还是差了一些,没有办法在第一时间贴住弗农的位置,这也使得厄文不得不分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