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而易见,谢尔曼已经成为了媒体集体攻击的焦点,这是意料之外的局面;但拉塞尔-威尔逊所承受的炮火居然还超过了谢尔曼,这就稍稍有些非比寻常了,却延续了联合会两场决赛“四分卫强强对决”的整体趋势。
与“大曼宁vs布雷迪”相对应,“陆恪vs拉塞尔”的对决也成为了新生代最受瞩目的热门话题。
在卡姆-牛顿、安迪-道尔顿、安德鲁-拉克、罗伯特-格里芬三世等同一批新生代四分卫之中,拉塞尔和陆恪都不太起眼,起步位置都落后许多,但崛起速度、反超势头却异常凶猛,短短一个赛季到两个赛季之间,他们就分别成为了三年级四分卫、二年级四分卫的代表人物,从成绩到表现都取得了一定优势,这也使得陆恪和拉塞尔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新生代势力的领军人物。
更重要的是,同区死敌的身份让两名四分卫存在着纯天然的对立关系,比起“大曼宁vs布雷迪”来说,还要更加紧绷了许多,每一次交锋都充满了刺激火花,根本无需煽动就已经站在了你死我活的位置上。
现在,两位联盟顶梁柱的老将之中,只有一位能够跻身超级碗;而两位联盟新势力的年轻球员之中,也同样只有一位能够跻身超级碗。这也意味着,超级碗注定将是“老将vs新人”的对决,那么到底谁能够成为代表呢?
让这场国联决赛更加有趣也更加精彩的一个细节就是——
“威尔逊,在你的职业生涯里,至今还不曾击败过陆恪;更重要的是,每次面对陆恪的比赛,你的表现都严重失常,根本不像你,现在不少专家都认为,你罹患了’斑比恐惧症’,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拉塞尔没有谢尔曼那么冲动,身为四分卫,他需要自己保持冷静,但此时此刻,面对记者的提问,他的火气也忍不住蹿了起来,“我不认为。”但他还是不得不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以理智的方式做出回应,“每场比赛都是全新的,我也将会全力以赴。我进入联盟只有短短两年,现在就下结论还是太早了。”
两个赛季,五场比赛,四次对决,然后……“斑比恐惧症”?这到底是从何而来的?不过区区四场比赛而已,居然就开始称呼“恐惧症”了?这到底是什么狗/屁/不通的破烂逻辑?记者纯粹就是为了挑起战火,不是吗?
拉塞尔猜对了——记者们就是为了推波助澜、煽风点火!
“但你必须承认,每次面对陆恪,你的表现都下降得非常严重,几乎就不会打球了,如果这不是恐惧症,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