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冲这一点,杨易也要去见见宋缺。
南方路途,车马少而船只多,行路之人,多采用水路坐船而行。
这次若去宋家山城,也是坐船最为方便,杨易收了黄马,在码头找了一艘客船,付了银两,向岭南赶去。
此时岭南除了宋缺把持之外,还有萧铣也涉足了岭南之地,虽然势力范围不如宋缺,但以宋缺的脾气而言,能容许萧铣在他的眼皮下活动,这是极为令人费解的行为。
这个时代,舟船虽然便利,速度却慢,月余时间,方才到了岭南之地。
问明路径,杨易弃舟上马,直奔宋家山城。
宋家山城依山而建,层层叠叠,极为壮观,杨易骑马登山之时,沿途多有人站在一旁围观,但却为人出声询问,即便是经过几重寨门,看守门户之人,也不曾阻拦,任他长驱直入。
看来宋缺已然知道杨易的到来,故此才有此种情形发生。
穿过石亭,过桥登廊,通过第二重的院门,眼前豁然开阔,尽端处是一座宏伟五开间的木构建筑,一株高达十数丈的槐树在庭院中心气象万千的参天高撑,像罗伞般把建筑物和庭院遮盖,在阳光照耀下绿阴遍地,与主建筑浑成一体,互相衬托成参差巍峨之状,构成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一名白胡子精神矍铄的老者站到院中,一脸忧色。
见到杨易进来之后,虽然努力想要做出一副欢迎杨易来此的高兴的表情,但终究无法冲淡担忧之情,反而使得脸上表情愈发显得古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