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杨易画出远山之后,忽然另起一笔,在画纸的另一半拉出一个羊肠小道,随后小道前延,渐渐的在小路旁边出现了零落的几户人家,又在路边出现了几颗老树,只是树上没有叶子,路边隐有枯草。
看到这里,两人已然知道这副画里面的季节乃是深秋,又见画里老树之上有寒鸦栖息,远处零落几户人家中炊烟袅袅,自然而然的知道这画里时间乃是黄昏。
远山、小路、衰草、枯树、老鸦、远处的零落人家,这些场景齐聚在一起之后,登时给人一种寂寥萧索之意。
杨易挥笔不停,小路继续延伸,渐渐的前面出现了一条小河,小河上出现了一条小桥,桥边几颗野菊花在草丛中若隐若现。
这时候桥前出现了一个人,这是骑着一匹马的老者,这老者驻马桥边,回望远山,衣衫迎风飘动,影子被夕阳斜照,在地上映的老长。
虽然看不清老者的面目,但只是看他驻马回望,衣衫在飒飒西风之中猎猎舞动,便可感受画中人物的形单影只,孤寂冷清之情。
画到这里,杨易手起画笔,拍了拍手,抬头对旁边的道人笑道:“道长,你说让画一副气凄冷孤寂之作,这副画算是合题了罢?”
中年农夫大声道:“合题,绝对合题!谁要说不合题,老子第一个不服!”他看向老道人,问道:“你怎么说?”
老道人愣了一下,说道:“这个……这个嘛……算是勉强过关了罢。只是……只是若是将其中意境再提升那么一点的话,那就最好不过了。”
中年农夫怒道:“你还要提升意境?此画技巧娴熟,下笔流畅,毫无停滞之处,一切顺乎自然,天下画家虽多,又有几人能达到如此境界?这等佳作,已然到了画道极致,你还要人家再提升一下意境?你练功走火入魔,伤了脑子了么?”
道人强自辩解道:“这题目是我出的,我说他合题就合题,我说他差了一点,自然就是差了一点,这画合你的心意,却也未必合乎我的心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