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凉十道其实镇守的兵力各有强弱,并不均匀。最具杀伐破阵力的,当属剑阁驻守的剑气道,异族轻易不敢招惹。因为大军无法发挥优势,尚未兵临城下,就会面对铺天盖地的无数飞剑取头颅的惨况。
而东楚兵马和天东九金兰八百宗镇守的星川道,则是光怪陆离,玄妙无穷。虽少了顶尖高手如连城诀压阵,但九金兰和苏小凡等凭着十二星川积累的底蕴和各种层出不穷的阵法手段,从三人阵,七人阵,到四十九人阵,一百零八人阵,一千零八十人阵……倒也是铜墙铁壁。星川道驻守以来,遭遇异族大军压城五次,历经鏖战坚守,最后竟都能拖垮攻势,反败为胜。
相比星川道的被动,南海百花仙及帝王盟高手十三王族率领的帝释道则最为主动勇猛,异族每次大举攻城,帝释道都会屯兵城外,以帝王盟的兵力和王族战力,直面异族。两军交战,不假一物,以伤换伤,以命换命,战损比几乎持平。
妖帝麟儿及麾下万妖盘踞的万妖道,经过改造,其地势虎踞龙盘大山纵横,几乎占尽地利人和,异族多年间试探过两次,仍然不知深浅,倒让万妖道成为暮凉十道里围城次数最少的一座。
暮凉十道之中,防御最强的并非星川道,而是南山撞钟人和佛门一念禅与月氏兄妹联手、携天机阁布衣楼和断家刀客镇守的佛见道。整座城关笼罩在无尽金色佛光之中,远远望去,犹如一尊百丈高许的金身大佛盘坐其中,那佛光里还夹杂着炽盛刀意。当初异族集结三千大剑仕,以无上剑光企图破开佛见道的防御,足足十日十夜,最终无功而返。
当然,暮凉十道也并非全无破绽。
例如天门道,以重阳为首,辅以宁显山和梁凉招募的两界山余火。还有青海长云暗雪山的楼兰君主、白云间万仞山的杨柳、大武宗韩毅、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李封侯、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阴山、辕门的边秋等……明面上看,有超过双手之数的化劫境高手坐镇,破之不易,可事实上,两年前的那一战,异族竟以少胜多。如果不是其余几道援兵及时赶来,天门道绝对会沦为一片废墟。
诚如莫七难所言,天门道镇守兵马杂糅,包括那些化劫境高手之间,彼此毫无默契。异族攻城,强压之下,致命弱点逐一暴露,几乎一盘散沙,顷刻溃散。
虽然北海道也弱,但不同之处在于,据守北海道的兵马,尽是天北六姓十阀门的世家子弟。彼此沾亲带故,多少都有些血缘。是那种上阵亲兄弟,打虎父子兵的决心。战力上不如天门道,可誓死不退的坚毅心志,固若磐石。
暮凉十道之中最强的关卡,非风雨道莫属。天地楼台山林谷园,八方风雨虽避世天西,可论对异族的了解,绝对首屈一指。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形容风雨道再合适不过。
剩余藏兵道,进有三千铁浮屠和铸剑城弟子,夜战有南海夜骑郎,守城之战有孤城闭指挥江家术字门徒再现机关无双,后勤补给有天南联盟源源不绝,可谓暮凉十道之中实力最均衡进退有度的一关。
而此处菩提道,相对其余九道而言,守备最为薄弱,兵力也最稀少。这些年里,依靠着断千劫的刀道修为和屠刀产生某种共鸣联系,使其杀力更强,坐镇菩提道城头之上,倒也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出城杀敌的任务,就落在了天刑将铁冷和离落身上。好在这两位的实力,放眼暮凉十道众高手之中,也绝对名列前茅,多年间菩提道即使风雨飘摇,却始终不曾摇摇欲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