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换个角度想,华国有了他的这些程序理论,那些原本被浪费在材料基础研究上的社会资源,随着计算材料学的进一步发展,也将可以挪到其它更有潜力的科研项目上去。
比如说精密加工,比如说材料应用。
这里的社会资源,可以指科研经费,也可以指研究员。
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而受益的,绝对不仅仅只是材料学研究而已!
到时候,即便反物质工程的最终结果差强人意,他给大长老等人许诺的提升华国的部分基础工业,也已经完美实现了。
因此,回到了寝室之后,刘峰便开始对这些程序进行总结和归纳,书写成论文的形式,以便别人对此进行验证;当然,顺便再填写几种材料的专利申请简单说明自己要注册的专利是什么东西,报给上面的人进行审核。
只不过,出于谨慎考虑,对于这些计算程序,他没有把牛吹的太狠,只是用了“几种可能计算出材料超导性质的小程序”“几种可能计算出材料光学特性的小程序”“几种可能计算出材料抗压特性的小程序”等等来作为论文的标题。
然而,第一次独自写这种内部保密论文的刘峰并不知道,自己的谨慎完全是多虑的。
计算材料学这玩意儿,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有几篇论文提交上去,把牛皮吹上天的更是数不胜数。
研究出了一种基础材料,就有人敢自称总结出了这一类材料的计算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