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第一层次的理论是主干的话,那么第二层次的理论就是枝干;作为第一层次的有力补充,譬如说万有引力衍生下来的重力、加速度,大统一理论下的量子色动力学等等。
至于第三层次,就是第二层次的枝叶了。
这一层次的理论基本上都是在第二层次的理论当中扩展开来的,大都是偏向于应用性质的理论,譬如说滑轮组之间的相爱相杀啊、核能应用啊之类的。
这些理论和第二层次之间的区分其实并不怎么明显,有的甚至也能开创一派之先河、影响力也极为深远,因此,并不能简单的就认为第二层次的理论就比第三层次的理论更有价值。
攀登物理学的高峰,路程还长着呢,可以说是永无止境。
刘峰的大统一理论,不过是通往珠峰上的一小步而已。
他也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个理论也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数百年来,无数的高能物理学家一起总结归纳出来的!
如果没有引力和标准模型理论的不断完善,即便他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完成如此庞大的伟业。
物理学越是发展到最后,越是需要汇聚起众人的力量。
这一次的大统一理论,更像是他对前人的发明创造进行的一个整合,然后在整合之上的推陈出新。
即便没有他刘峰,大概几十上百年之后,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