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只有最后一篇论文,才是刘峰最看重的!因为这一篇论文研究的反渗透膜,具有低压、高出水、高脱盐和高耐受率,兼具了前面几篇论文的多种优势!
而前面的7种反渗透膜,是刘峰在其他公司的反渗透膜基础上进行的简单逆推重组、然后改良合成的新渗透膜,在单因素的优势十分明显,比如对钙、镁离子的高脱除率、对氯离子的高耐受度等。
但对其他因素的选择性还不够,因此,和改良之前的一样,这些反渗透膜并不具备革命性的优势。
唯独最后1种反渗透膜,因为多因素聚合,优势明显,而成本,却只比前面的7种反渗透膜贵了不到10%!
有这样的成果,刘峰也确实有骄傲的本钱,因此,他决定将论文投放到自然杂志。
反复浏览和修改着,哪怕一个普通的修饰词,刘峰都会反复斟酌几遍,作为这些论文的父亲,他绝对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被他人轻视!
虽然以这些新成果的轰动效果来看,他完全可以将这些修饰词用得更夸张一些,但是将心比心的思考,刘峰还是觉得牛皮吹得太大,容易给审稿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他如果真想将最后的这篇论文投放到上,就不能不慎重,不能不精修。
毕竟,传说中的退稿率高达90%啊,十个人投稿却只有一个人能够成功登刊。
更何况,他在化学领域还只是个小萌新,那些搞化学研究的大牛也绝对不认识他,因此,该怎样就怎样,无需夸张的修饰词,一切都以数据说话!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