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一时尴尬,大有“你要战便战”的感觉。
庆家公子一咬牙,捧起自己的作品径直走到庆家考官的文光镜面前。
文光镜一扫,诗文之上,点点细碎光芒升起。
文光灰转白,白再转青,最终汇聚成青光三尺,莹莹其上。
庆家副考官如绝境逢生,面色由白转红,大声宣布道:“文光白转青,仅次于蓝、紫,是不可多得的精品,青光三尺,整整三尺啊!”
法正也是眉头微微一皱。
这一篇《考场敬作》立意精巧,法正也觉得文光应是在青光之列。
只是青光三尺,实在是有一些太高了。
要知道,很多学宫里的作诗家大才,哪怕是号称年轻一代之中四大才子的“诗才子”,也不一定每一首诗都能达到青光,更不用说青光三尺。
法正甚至有些紧张了起来,万一,他是怕万一,秦枫之诗也是青光三尺,那该如何是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