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余完全惊讶状,反问:“暗喻我?你们一定搞错了,我们哪里有什么仇恨,呵呵,网友们乱猜的?”
“是这样,刚刚你提到你们的官微最近也在写三国史的周边故事,有网友认为你们这是在断柳敬亭的路,你们提前写完了他的故事,是他们陷入抄袭的境地中,所以他们认为你们这是报复他们人气比你们高,是恶意竞争。”
郑余哈哈大笑,说:“没有的事,这真是他们想多了,我们之所以做这样一个番外的编写,完全是为了增加跟观众的互动,用另外一种方式跟观众进行交流,绝对没有针对任何人的事情,不可能。”
……
第二天,郑余的采访报道出街,标题:“柳敬亭最新武侠疑暗讽郑余仇视“三国”人气,郑余大笑否认”,报道内容除了和郑余的对话之外,剩下的编外话,充满了对柳敬亭的调侃,借他新书名“多情环”指出他这次暗喻实在有些“自作多情”的嫌疑,因为被暗讽的人,不仅毫无芥蒂,而且似乎都不知道有这件事。
很快,网上的舆论导向变成了“柳敬亭新文挑衅郑余,实则为了炒作”,恒河沙率领手下的id大军展开进攻。
一个顶级的网络推手团队,可以用二十个v号轻易将一个话题推上热门,比如今天,他们用了几个小时就将#柳敬亭自作多情#送上当日热门榜。
这是舆论的可引导性起了作用,随着这个话题的热议之后,舆论的一不可收拾性立即作出响应。
“柳敬亭嘲讽郑余自然是拳头打错地方,自以为是、自作多情的典型,大家同时可以想一想,伊水安不停地约搞,不,约稿柳敬亭,试图维持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岂非也是自作多情?坊间不是早就流传开,柳敬亭已经泡了一位白富美……后面不便细说了,你们懂的。”
这是一个完全由数字字母组成id的帖子,刚不久,就立即有一些营销号的知名博主转,并留下“脑洞开得太大,不要黑我古大”一类的好像在挺柳敬亭的评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