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工匠学院学期是两年到四年不等,也意味着得离家远行,这也是一些人迈不出去的。
当然,也有人看到了机遇,乘风而起。
每个县陆续开始有人报名,不过以男人为主。
渐渐的不少地方都发生了相似的一幕。
“爹娘,我想去上工匠学院。”
“你一个姑娘上什么工匠学院?”
“姑娘怎么就不能上了?你们没听说羊毛作坊的女工,每个月都能拿一吊钱吗?”
“爹娘,只要我从工匠学院毕业分工,以后每个月都会托人给家里寄钱。”
“我不用你们给学费,我去助学贷款,等分工之后还清了学费,我赚的钱会给家里一部分。”
“爹娘,你们就同意了吧,有了手艺,我以后也不愁嫁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